登录 注册

打造“中国制造2025”示范方阵 促制造业转型升级

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部署以试点示范推进“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全面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也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迈向中高端的重要抓手,实施两年来取得明显成效。会议强调,下一步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强化创新驱动和政策激励,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与“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结合,打造勇于改革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具有引领作用的“示范方阵”,促进整个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型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产业结构调整、体制机制创新、制造人才培养等多方面任务的协同推进。同时,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工业基础和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征。

会议明确提出,要抓好试点示范,因地制宜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和智能制造示范区,择优创建一批“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支持在政策和制度创新上先行先试,形成智能制造创新氛围和产业集群,打造新的增长区域。

2016年8月,工信部组织开展的“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工作正式启动,这是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系统推进制造业由大变强的重要抓手。开展以城市为载体的试点示范工作,选择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开展试点示范,有利于通过先行先试、重点突破,探索不同类型区域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模式和路径。

目前,工信部已先后批复了宁波、长春、沈阳、成都、武汉、广州、青岛、泉州、湖州等城市,以及珠江西岸六市一区、苏南五市、长株潭等城市群。各试点示范城市及城市群围绕制造业提质增效这一核心目标,按照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五个基本方针的要求,着力在构建新型制造业体系、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政策保障体系等方面开展深入探索。宁波、苏南、泉州等地已相继推出实施方案。

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宁波率先完成了顶层设计,并进入实质性落实阶段。宁波市统筹安排了三年133亿元专项资金,制定发布了《宁波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宁波市市长裘东耀表示,宁波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必须加快补齐工业投资大项目后续乏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结构性失衡、专注制造业定力合力亟待增强等突出短板。聚焦重点、提升实效,狠抓智能经济发展,着力构建产业新体系,努力把“首个”做成“首位”。

为全面驱动制造业迈向“宁波智造”,宁波市制订了智能制造工程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加快打造国内一流的智能制造强市。宁波市副市长陈仲朝介绍说,宁波以智能经济为主攻方向,将全力构建智能技术、智能平台、智能网络、智能装备与产业、智能系统解决方案等五大支撑体系,重点培育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石墨烯、集成电路、工业物联网等八大细分行业,培育一批新的千亿级产业。

随着试点示范工作的深入实施与推进,宁波支持制造业提质增效的合力正在形成。金融、教育、经贸等机构也加快了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步伐。在支撑制造业发展的要素领域,供给侧改革创新的步伐也在明显加快。全市工业集聚区规划即将出台,土地弹性出让制度已在余姚开展试点。扶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立法保障已在积极探索中,行政审批、企业清费减负、政务资源开放共享取得明显进展。

即将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2017)》把“中国制造2025”重点任务和各地资源禀赋、现有产业发展相结合,避免重复建设,突出各地区所专所长,通过针对性地发展各地优势产业,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合理分布,进而形成中国制造“新版图”。这份《指南》正是在宁波、成都等试点示范城市实践基础上完成的,专家组表示,未来还将总结试点示范城市经验,进一步对《指南》进行完善。

2017年是我国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关键一年。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将扩大试点示范城市的覆盖面,今年准备再选择20到30个基础条件比较好、示范带动作用比较强的城市或城市群参加试点。

随着“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持续扩围、影响力不断提升,目前不少地方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落实的过程中存在的各自为战、盲目布局、缺少有效路径等突出问题有望得到解决。试点示范城市及城市群将形成“示范方阵”,提供一批典型经验,从而为全国实施提供示范和带动。


来源:低碳工业网 阅读量:8512 |   收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