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碳道专家】晏路辉:低碳+互联网+

上周二(10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邀请了解振华特别代表和气候司新负责人李高司长针对《2017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报告》,COP23以及全国碳市场等热门话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其中彭博社的记者问到了李高司长中国碳市场什么时候启动的问题,而看过了视频才知道,李高司长也是有备而来,准备了稿子进行回答,当然他所说的也没有具体回答记者的问题(不知道彭博记者会不会失望),相信还是想把惊喜保留到最后一刻,建议大家可以再看一遍视频(从第12分钟开始)。从李高司长的回答中,基本给全国碳市场初期定了一个基调:市场导向、政府服务、协同推进、广泛参与、统一标准、公平公开,分阶段稳步推进。稳中求进,分步实现,初期避免过多金融衍生品,而注重碳交易基础设施建设的坚实推进,碳市场的建设是一场持久战这是最基本的定位,急不得。

 这周开始我们的重点将要转到莱茵河畔的波恩,波恩气候大会COP23本周正式拉开帷幕。尽管在气候谈判领域,今年相对而言算是一个小年,但仍有许多我们可以期待的地方,包括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角色转换、美国代表团在退出巴黎协定之后的态度立场、中国碳交易市场等。关于中国碳市场,从目前的造势程度看,应该不会在波恩宣布启动全国碳市场。

媒体近期都在宣传中国将建成全球最大的碳市场,笔者觉得这其实并不是什么自豪的事情,这也正说明我们排放全球第一罢了,要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的交易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碳市场初期是否意味着有很大的商机还是很不确定。碳市场的建设能否有效帮助中国减少碳排放,完成中国的承诺才是最重要的。当下又进入雾霾季,碳市场的建设能协同缓解雾霾对老百姓才是实实在在的。笔者对中国碳市场建设初期有几个预测:

1,基调:论持久战;2020形成有效碳市场是一个乐观预测;

2,参与机构:控排企业为主,投资机构逐步进入;核查机构将会缩减,并形成主要几个大的核查机构的格局,而核查价格将会稳中上升,逐步由控排企业付费;

3,主要工作:量化碳排放工作扎实推进,包括核算核查指南规范、量化标准的完善等;目前来说碳核算核查还是比较复杂,同时不具有透明性,存在较多人为主观性的因素,为碳市场的公平性埋下了隐患;

4,规章规范:碳市场将逐步规范,公平公正公开。随着《碳排放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等相关法律出台,碳市场制度将逐步完善,乱局也将大统,相信大家都很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同时,笔者对中国碳市场初期建设也有几个建议:

1,全国碳市场启动须谨慎,准备充分,并且明确制定好接下来短中长期规划以及目标。避免出现:先按地区进行试点几年(7省市碳交易试点),接着按行业进行试点几年(全国碳交易初期,电力是主要的纳入行业),抑或将来又挑选重点企业进行试点,或者按照重点排放设施、排放源或者主要温室气体类型再试点几年;

2,以上问题的出现与发改委政策的延续性有直接关系。最近已经宣布了新的气候司负责人,新司长在气候司工作多年,也是气候谈判专家,对国际国内低碳情况也很清楚,保持政策和主要领导人的稳定是碳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当然如何避免人事替换对碳市场造成的过度影响也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3,对于先行企业而言,等待碳市场的最终落实时间会很漫长,这段时间可以把数据盘查工作做扎实,培养队伍。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创新模式形成自己的碳交易机制,实现集团内部碳交易机制,整体有效减少企业碳排放量以及减排成本,实战演练准备全国碳市场成熟期的带来;

4,就像李高司长说的,政府发改委应该扮演好服务的角色,不过度干预,起到服务型政府的应有的作用;

5,碳市场目前主要由发改委主导,但是很多其它部门,比如工信部管理着工业企业的信息数据,环保部管理企业的污染信息,如何协同推进企业的低碳工作也是上层需要考虑到的。企业真实的情况是一套数据要对应多个部门,如何给企业减负这里面蕴藏商机。碳阻迹愿意投资开展这块平台建设,有想法者可以联系合作。

中国碳市场长路漫漫,对于很多先发企业或者有着创新基因的企业来说,完全也可以自行探索出一条新路,互联网+已经盛行,低碳+也已经逐渐铺开,如何利用互联网与低碳为传统行业转型服务就是这样一条新路。在低碳互联网这个领域,碳阻迹也做了一些探索,开发了一系列低碳互联网产品,包括绿色会议、碳学堂、全民碳交易等,碳阻迹愿意为想在低碳互联网领域探索的机构提供经验和数据支持,共同助力企业低碳转型以及社会低碳发展。

2017年春节前,笔者应碳道ideacarbon邀约,写了一篇《互联网+低碳 两个足够性感的领域会檫出怎样的火花》,当时主要围绕三个领域对低碳互联网进行了展开阐述:

提升公众认知

当时主要的观点是对于蚂蚁森林和碳足迹计算器的不同理念,讲到了西方更乐于算绝对碳排放并进行碳中和,而中国是出于碳减排获得收益的角度来进行展开。然而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当初(其实也就是半年前)一些想法,如今却并不是完全准确了。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企业在行动,用户的认知也在变化。如今回过头来看蚂蚁森林的“野心”远非一个公益互联网产品,在与微信支付竞争白热化的时候,蚂蚁森林的绿色能量为支付宝赢得了太多的用户量(当然也有芝麻信用以及手机流量奖励的贡献)。其一可以通过公益产品提升品牌形象,其二可以提升公司主营业务的竞争力,二者兼备才是企业最希望看到的,而支付宝这招无疑已用得炉火纯青。想想这样的模式是否可以复制到其它领域,尤其是目前的主流互联网公司,比如饿了么与美团,Mobike与OFO的竞争,通过公益活动或产品在提升企业形象的同时,将其与公司的主营业务进行深度绑定,说不定会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之前的观点:中国注重碳减排,国外讲绝对碳排放放在今天看其实也不完全正确了。所以笔者认为当下这个子标题应该改为:“提升公众认知、助力主营业务”,也非常感谢近期不少读者的反馈以及对原创文章里投票的积极参与,使得笔者在获取真实反馈的同时,也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和观点。

让消费者认同低碳、参与低碳有一个过程。提升公众对新事物的认知,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包括从各个方面,各个维度对人的固有意识形态产生冲击,加上基础设施的成熟充分,最后使公众形成新的意识形态,要发挥“先富带动后富”的作用,最终达到普遍认知。记得2010年苹果iphone4刚推出的时候,国内3G网络基本稳定(难以想象没有3G的情况下iphone能吸引多少人),我们总是被铺天盖地的iphone各种酷炫冲击着,微博里各种iphone炫图,邮件里各种sent from my iphone等等,身边朋友也都开始转战iphone,弄得你不用iphone就非常out一样,最后大家都蜂拥而上了。而近期,华为手机似乎又有取代iphone的架势,朋友圈各种华为手机拍照炫图、身边朋友各种对iphone吐槽,加上支持国货等“爱国情怀”的渲染,华为在新一轮的意识形态战争中已取得上风。开发新的低碳互联网产品,转变人的意识形态就成为关键,而上述这些打法模式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中国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全球领先,而低碳的基础建设相对而言还比较落后,企业希望开展开发低碳互联网的平台,却在低碳专业性以及数据获取方面存在门槛,这大大降低了中国低碳互联网的发展速度。碳阻迹也愿与合作机构一起推动低碳互联网的发展,将经验教训以及数据平台逐步开源。

互联网本身低碳吗

比起传统行业,互联网行业本身确实低碳很多,减少了资源的消耗,特别是运输交通产生的碳排放;互联网行业本身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服务器的耗电和制冷方面。所以自然冷却和云计算的大规模应用在对纯互联网公司的碳减排上有直接帮助。当然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其本身产生的碳排放比起其引起上下游产生的碳排放就是九牛一毛了。双十一马上就要来了,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之前针对双十一碳足迹的一份研究报告。

 企业机构的互联网+低碳

公众层面的低碳+互联网讲了很多,而对B端(business)而言,其中也有不少可以拓展的领域:

·         政府机构需要报送系统、注册登记簿系统实现对碳交易的支撑;

·         碳交易所需要碳排放交易系统实现碳排放的交易买卖;

·         碳核查机构需要核查管理软件实现核查机构与企业的信息反馈互动以及核查机构的内部流程管理(如核查员任务分配等);

·         碳资产管理机构需要碳资产开发管理软件管理其CCER项目或碳排放配额;

·         碳交易集团控排企业则需要能实现碳核算、配额管理、碳价预测、碳资产统筹分配、碳市查询等功能;

·         外向型企业面临客户要求或者自身企业碳管理需求通过碳管理软件对其自身以及供应链的碳排放进行管理;

·         碳市场分析机构需要碳交易数据库或CCER项目数据库平台等。

对低碳互联网,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接下来笔者根据近期的项目以及感触来谈谈最新的心得:

1,最基础层次的理解就是把低碳的信息或者产品服务整合放到互联网上进行展示和销售,比如将低碳的商品互联网化,就像能源互联网一样(用户可以把自己屋顶发的电通过互联网卖给周围需要充电的电动车车主),用户可以把低碳产品/服务/行为的减碳量卖给需要减排的企业(企业的动力来自于前面所说的为自己主营业务助力,获得更多用户量以及关注度)。

2,互联网和低碳作为当今社会两大创新驱动力,彼此需要互相支持才能走的更远。让互联网行业低碳化以及让低碳行业互联网化都是亟需解决的,并蕴含巨大商机。互联网行业要低碳的主要原因在于互联网公司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体验、品味以及社会责任成为互联网公司在新消费时代的新驱动;低碳行业最重要的是数据,通过互联网使得数据更易获取,同时获取过程更透明,避免主观性以及人为操作,比如碳排放报送系统的建立。

3,要跳出碳圈做低碳互联网产品。碳圈机构基本很难做成好的低碳互联网产品,大家容易陷入思维定式,比如最简单的一个问题,碳币或者碳减排量这类名词,我们每次去吸引新的用户的时候都需要去解释一遍到底什么是碳币,什么是碳减排量,而互联网公司就知道从用户能理解的角度来定义:绿色能量等等。碳圈人跳出碳圈或者为产品开发提供专业的低碳技术支撑,才能做出好的产品,突破碳圈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这里发起一个投票:碳排放这个名词你也许生僻,以下哪个你最熟悉:

 

4,通过互联网,个人碳交易或许还真有可能实现。个人设想的一个基本框架是利用中国年度人均碳排放作为个人碳配额发放的依据(当然根据地区以及职业等因素不同可适当调整该基准),超过该基准排放的需要去购买,低于该基准的获得收益,有利于解决新时代的主要矛盾(不充分不平衡发展),解决贫富差距、收入不均的问题。思路比较粗略,需要细化。

5,低碳互联网对于集团企业而言是非常有利用价值的。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考虑通过互联网实现内部碳交易机制的建立,包括企业(履约方)以及个人(补充机制碳减排提供方)的深度参与。国家承诺了减排,减排压力落到了企业身上,如果企业在低碳领域有所创新,一来可以起到示范工程,申请国家资金支持也是有说服力的;二来可以充分发现企业内部应对全国碳市场的风险以及机遇,做到有的放矢。

前两周,个人碳交易和低碳创业文章推出后,有些朋友找到笔者希望提供一些个人碳交易的商业模式,笔者想说的是这块还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循,只有靠自己的摸索和思考,当然我们也非常愿意分享一些经验教训以及看法。

另外,蚂蚁森林最近联系笔者说想邀请一些在低碳互联网领域有想法的专业机构负责人相聚湖畔大学,共话低碳互联网如何赋能城市低碳建设。有兴趣的朋友欢迎留言。

碳阻迹5年时间积累的上万条碳排放因子数据免费公开,赋能企业机构及个人进行碳排放计算。你可以点击以下卡片直接进入碳排放因子小程序:碳市场信息查询碳排放因子查询小程序

企业机构也可以调用相关碳排放因子数据接口与自有系统对接。

巴黎协定生效一周年、碳学堂上线一周年之际,碳学堂推出留言(姓名、手机号/碳学堂用户名)即送100个碳币的答谢活动,成为碳学堂学员,掌握最新最全低碳信息,请访问链接注册。

 

本文由作者授权碳道发布


来源:本站 阅读量:8140 |   收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