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碳讯周报丨甲烷排放有望进入CCER?甲烷减排顶层文件发布!

国际碳讯

1. 欧盟首个甲烷限排法规近日进入最后立法阶段

欧盟首个甲烷限排法规近日进入最后立法阶段。其中,关于设定甲烷排放强度进口标准的事宜终于提上日程,此举旨在最大程度降低进口能源的甲烷足迹。综合外媒消息,欧盟委员会提议从2030年起,对进口能源和燃料的甲烷排放强度实施测量、监管和限制,旨在迫使主要油气供应国、化石燃料生产商进一步减少甲烷排放和泄漏。

甲烷作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可以作为高效燃料用于建筑供暖,但也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强效温室气体。根据提案,欧盟将要求外国天然气供应商控制油气基础设施产生的甲烷排放,并基于供应安全的考量,对不遵守规定的企业实施惩罚。提案扩大了适用范围,最初主要关注欧洲油气生产商,这次纳入了占欧盟天然气供应80%的进口天然气。(中国能源报)


2. 欧盟批准一项6000万欧元援助计划,支持荷兰实施可再生供热项目

当地时间11月9日,欧盟委员会批准了一项6000万欧元的荷兰援助计划,以支持受俄乌冲突影响的荷兰公司实施可再生供热项目。该援助将采取直接赠款的形式,支持已实施可再生热力项目并因2022年和2023年生物质和电力成本增加而面临财务流动性短缺的公司。(央视新闻)


3. 军事行动环境成本几何?报告称英美军队“欠”下千亿美元碳排放债

一项新研究计算出,由于其碳排放,美国和英国两国军队“欠”下至少1110亿美元的赔偿金,以补偿那些受气候变暖损害最严重的社区。

据英国智库“共同财富”和美国“气候与社区项目”在本周一联合发布的报告,自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签订以来,英美两国军队已排放了至少4.3亿吨二氧化碳。为此,美国军方需要赔偿1060亿美元的国际气候融资,而英国军方则需赔偿50亿美元。

这项研究采用了一种被称为“碳的社会成本”框架的计算方法。这是一种以美元为单位估算大气中每增加一吨碳所造成的气候损害的成本的方法。除了提供气候赔偿外,这份30页的报告还呼吁英美两国关闭部分海外军事基地、削减武装部队规模以减少碳排放。(界面新闻)


4. 日本自卫队基地周边多处水体受污染,静冈县对33处河流展开水质调查

日本媒体11月10日报道,日本航空自卫队位于静冈县的一座基地周边多处水体检测出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超标后,静冈县决定对县内33处河流展开水质调查,以检测其中是否含有这类有害物质。

静冈县滨松市今年8月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日本航空自卫队滨松基地附近两条河流及相连水体检测出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超标,其中一处水体中这类物质的含量为日本暂定国家标准的28倍。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难以降解,会在环境和人体中累积,因此被称为“永久性化学物”。专家指出,长期大量饮用受这类物质污染的水可能影响生殖健康和儿童生长发育,甚至引发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疾病。(新华社)


5. 量子电池提升充电效率

日本东京大学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杂志发表论文指出,量子电池是一种可以利用量子效应的储能设备,其可以绕过传统因果关系规则提升充电效率。(中国日报)


国内碳讯

(一)国内要闻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

国家发改委日前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提出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

到2025年,试点城市和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试点范围内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基本构建,一批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举措和改革经验初步形成,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发展基础、不同产业结构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基本清晰,试点对全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显现。

到2030年,试点城市和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进展,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重要改革如期完成,试点范围内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全面建立,有关创新举措和改革经验对其他城市和园区带动作用明显,对全国实现碳达峰目标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为推进碳中和奠定良好实践基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 济南市6部门:《济南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济南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

根据《实施方案》,到2025年,济南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取得积极成效。源头协同防控体系初步建立,重点领域协同增效取得明显进展,环境治理协同控制能力有效提升,园区、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成效显著,协同控制技术研发和推广取得新进展,政策体系加快构建,减污降碳协同度有效提升。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取得显著成效,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环境质量改善与碳达峰协同水平显著提高,重点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发展模式基本形成。(济南市生态环境局、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济南市农业农村局)


3. 潍坊市人民政府:《潍坊市碳达峰工作方案》

《潍坊市碳达峰工作方案》印发,根据方案,十四五”期间,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煤炭消费总量占比稳步下降,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有利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

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9%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16.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为全市如期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煤炭消费总量占比进一步下降,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进一步提高,绿色低碳技术普遍应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面普及,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5%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潍坊市人民政府)


4. 福建三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三明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三明市印发实施《三明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聚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推进节能降碳、积极推行绿色制造等6项重点任务提出26条具体举措,重点部署开展重点行业碳达峰、工业节能与能效提升、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提升三项重大行动,正式吹响了全市工业碳达峰工作“冲锋号”。

《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5%以上,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十五五”期间,工业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稳步提高,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基本建立以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确保工业领域二氧化碳在2030年前达峰。(福建省三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5. 深圳市光明区发展和改革局:《光明区节能降碳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深圳市光明区发展和改革局就《光明区节能降碳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方案》提到,“十四五”期间,全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现代产业体系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现代能源体系初步形成,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光明科学城绿色低碳建设形成示范,工业、交通运输、建筑等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绿色低碳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全面推进,建立并实施碳排放双控制度,推动全区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较2021年下降11.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市级下达指标。

“十五五”期间,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全市先进水平,重点领域形成低碳发展模式,绿色低碳技术广泛应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循环型社会水平明显提升,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全面建立目标清晰、基础扎实、运转顺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深圳市光明区发展和改革局)


(二)产业动态

1. 国家11部门:《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

《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以下简称《甲烷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并由生态环境部联合有关部门11月7日对外公开发布。《甲烷方案》是我国开展甲烷排放管理控制的顶层设计文件。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落实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强化大气污染防治与甲烷排放控制协同,科学、合理、有序控制甲烷排放,制定本行动方案。(生态环境部、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工信部)


2. 生态环境部:《2024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

生态环境部印发了《2024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对配额分配作出如下规定。

一是在以二氧化碳当量总量配额控制目标下,进一步按品种分配生产配额和内用生产配额,保持了我国对议定书受控物质实施配额许可政策的连续性,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引导相关行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以二氧化碳当量为单位分配进口配额,在保障进口贸易灵活性的同时,满足国内相关行业进口需求。

二是按需分配配额。考虑到2024年是冻结年,未来可能存在着市场变化,部分配额本次暂未分配,但生态环境部将在2024年期间根据履约工作进展和相关行业需求,及时商有关部门研究此部分配额分配方法,在不突破2024全年总配额的前提下进行二次分配,包括用于增加配额发放量和半导体、泡沫等重点领域HFCs使用量等,充分保障相关行业发展需求。(生态环境部)


3. 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工信部就《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到2025年,绿色建材全年营业收入超过2600亿元,2023-2025年年均增长15%以上。发布4项以上建材行业碳减排技术指南,培育30个以上特色集群,建设50项以上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政府采购试点城市不少于100个,绿色建材获证企业达到6000家,绿色建材引领建材高质量发展、保障建筑品质提升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27年,绿色建材全生命周期内“节能、减排、低碳安全、便利和可循环”水平进一步提升,形成一批国际知名度高的绿色建材生产企业和产品品牌,星级绿色建筑力争全面推广绿色建材。(工业和信息化部)


4.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新能源倍增行动实施方案》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新能源倍增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立足自治区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努力构建绿色低碳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大新能源技术研发力度持续创新突破。

以2022年为基准年,力争2025年实现新能源规模、新能源质量倍增,新能源带动效益倍增,新能源科技创新能力、风光氢储电装备制造产业链倍增;到2030新能源装机容量超过3亿千瓦,新能源发电总量超过火电发电总量。

推动“十四五”后三年每年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约3000万千瓦,力争到2025年,全区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5亿千瓦以上,发电量达到3000亿千瓦时,跨省跨区外送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均比2022年实现倍增;到2030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3亿千瓦,发电量接近6000亿千瓦时,跨省跨区外送电量达到2000亿千瓦时。(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5. 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唐山市促进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唐山市促进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支持民间资本投入绿色低碳产业。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绿色低碳领域相关产业,突出抓好具有突破性、带动性、示范性的关键项目,扩大绿色低碳产业规模。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组建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攻克、转化、应用一批绿色低碳关键技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减碳技术和服务。

还提到了,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市政建设。鼓励民间资本通过综合开发模式参与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停车场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民间资本以全额投资、合资合作、资产收购、购买服务等方式投资城镇供水、供气、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项目。(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来源:碳管家 阅读量:995 |   收藏
相关阅读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