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提升系统化支撑能力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2017年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进一步深入落实,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将逐步形成,创新创业作为应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有效手段,工业技术创新将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引擎。

一、对2017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全国形成创新驱动发展合力,技术创新将进一步引领制造业发展

2016年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一年。这一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发布,确定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国务院出台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了未来5年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5月召开“科技三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总体要求。同时,工信部发布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我国产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目标和重点领域的任务。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实,2017年,我国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创新环境、创新生态将不断优化,创新将成为国家命运所系和世界大势所趋、将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7年将积极落实《“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工作方案》《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和《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探索不同类型区域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模式和路径,推进国家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二)我国工业技术创新要素总量将持续增加,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将更加坚实

2017年,我国工业在资金、人才和研发机构等创新要素的总量将持续增加,我国工业技术创新水平将稳步提升。

第一,技术创新经费投入将持续增加。“十二五”期间,我国研发投入总量从2011年的8687亿元快速增长至2015年的14169.9亿元。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研发投入增速放缓,但增长率仍保持在9%左右。研发投入强度(即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也从2011年的1.78%稳步提高到2015年的2.07%。为了达到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设定的目标(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十三五”期间我国R&D经费投入总量仍将大幅增长,预计2017年我国R&D经费投入总量将突破16000亿元。

第二,工业企业投资建设研发机构的数量和比例将快速增长。2004-2015年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的研发机构数量大幅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比例由2004年的6.2%提高到了2015年的19.2%。随着企业科技创新对研发机构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日益重视技术创新,加快组建企业内的研发机构。预计2017年,我国技术创新要素总量将持续增加,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会更加坚实,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三)我国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将持续提升,创新成果将不断涌现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康奈尔大学和英士国际商学院共同发布的《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25强。2015年12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58.2(以200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3.7%。预计到2017年将达到170。

在发明专利方面,我国发明专利的授权数量呈逐年递增态势,预计2017年仍将继续增长。2016年1-9月,我国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前十位的地区的授权数量之和占全国总量的75.4%,且与2015年前十位的地区相同,主要为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预计2017年,前十位仍主要为这些地区并将产出全国近80%的专利。

从以上趋势看,2017年,我国创新指数将持续上升,工业技术创新环境将持续优化,创新能力将持续提升,创新成果将不断涌现,创新成效也将显著增强,技术创新支撑经济发展和工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更加突出。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科技创新对制造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有待加强

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创新体系中存在着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密,产业协同创新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等问题。有关统计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10%,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到5%,与发达国家高达40%-50%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差距很大。此外,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的供给不足,在我国大院大所改革后,部分原来承担行业共性技术研究的科研院所被推向了市场,更多的资金、人力和管理从共性技术领域被抽离出来,投入到应用技术和商业化领域,技术到产业之间的创新链出现了断层,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薄弱成为严重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瓶颈。

(二)以制造业行业为主的创新载体建设亟待加快

当前我国创新载体分散、重复建设,资金、设备等创新资源配置的重复浪费现象严重。现有创新载体无法发挥整合资源、协同创新的枢纽作用,创新过程中的“孤岛现象”十分普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建成各类创新载体,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但这些创新载体对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有限,各类载体处在“技术产生—扩散—首次商业化—产业化”链条上的不同位置,难以形成创新合力,导致一些重点领域迟迟无法实现整体突破发展。

(三)工业品牌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严重不匹配

近年来,我国工业总量一直位居全球首位,500多种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企业质量品牌问题仍较为突出。2015年,全球最大的品牌咨询机构Interbrand发布的第16届最佳全球品牌排行榜中,中国仅有华为、联想两家企业榜上有名。此外,在2016年BrandZ发布的《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中,中国有15个品牌上榜,比去年多一个,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这与中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地位反差巨大。品牌是制造业供给层次的直接体现,面对这一紧迫局面,中国工业急需快速构建以质量品牌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发挥质量品牌的引领作用以推动供需结构改革升级,提升国家经济的整体竞争实力。

三、对策建议

(一)加快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当前我国工业技术创新处于关键窗口期,必须加快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建设和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一是围绕《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加强原始创新,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壮大创新主体,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和深化军民融合,加快建设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二是通过加大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建设科技成果中试与产业化载体,加强市场化服务,探索多元化资金投入模式,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深入开展产学研协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二)聚焦重点领域和方向,加快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组建和运行模式探索

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是《中国制造2025》中的五大工程之一,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是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实践。目前,我国建成了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也已批复。赛迪智库建议,一是围绕《<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进一步聚焦机器人、石墨烯、光通信等重点领域,继续推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二是跟踪动力电池、增材制造两家创新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探索新机制、新模式和多样化的资金投入方式,分析总结有益经验,为建设新的创新中心提供参考;三是继续在北京、江苏、湖北、广东等多个省市推动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按照“一案一例一策”方式,探索创新中心建设的共性规律和特性做法,加强经验推广。

(三)多管齐下,营造新业态新模式下创新发展的良好知识产权环境

加强互联网经济新业态新领域创新成果的保护。推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类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以知识产权为纽带的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为科技创新成果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初创企业扩散为提供专业、高效、便捷的知识产权服务。新业态新领域企业应主动提高组合运用知识产权意识和能力,强化知识产权积累和储备,抢占产业竞争战略高地。

(四)加快推进工业“三品”战略,发挥品牌引领作用

2017年,我国应继续加大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力度,促进工业提质增效升级。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化解“三期叠加”风险、破解产能过剩难题;以供给结构升级工程为抓手,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主要内容,打造中国品牌价值。


来源:低碳工业网 阅读量:9574 |   收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