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堅持創新驅動 推動河南經濟高質量發展

2017年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幅創歷史新高。

●9個省轄市獲批國家知識產權示范試點城市,數量居中部六省首位。

●目前我省兩院院士、國家創新人才、中原學者等高端人才突破百名。

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提出,希望河南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及競爭力,著力打好四張牌。創新驅動不僅是其中重要的一張牌,而且還是產業升級、城鎮化、基礎建設等三張牌的動力之源。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把創新驅動擺在戰略全局的高度,持續完善政策,優化環境,推進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創新支撐引領經濟發展的能力顯著增強。

轉型步伐加快

培育創新型龍頭企業及高新技術企業。實施創新型龍頭企業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實施培育高新技術企業行動計劃,培育創新型龍頭企業100家、高新技術企業227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956家,新增科技小巨人企業208家,2017年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幅創歷史新高。

支持本地研究院所及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支持鄭州信大先進技術研究院、洛陽中科信息產業研究院、新鄉市電池研究院等為當地產業創新發展、破解關鍵技術瓶頸提供有力支撐。推進中國航天鄭州軍民融合產業研究院、洛陽華東理工大學研究院、中國(新鄉)小麥產業研究院等一批高層次新型研發機構加速落地。

培養和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目前我省兩院院士、國家創新人才、中原學者等高端人才突破百名,杰出人才和杰出青年達到近千名,創新型科技團隊超過600個。2017年新設立院士工作站41家,引進43位院士及科研團隊307人進站工作,計劃開展合作項目112項,項目總投資10.28億元。推薦6人新入選國家“萬人計劃”。

創新基礎更加扎實

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積極爭取我省優勢創新團隊參與國家實驗室建設工作,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地下基礎設施非開挖技術國家聯合研究中心和動物免疫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列入科技部計劃。目前,我省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達到14家。

加速省級創新平台布局。圍繞全省重點產業和領域需求,新建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際聯合實驗室等省級創新平台296家,新建省級產業技術創新聯盟21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5家。目前共有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136個,其中國家級84個﹔省級以上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616個,其中國家級46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87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84個。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與科技部聯合啟動“創新引領中原”活動,舉辦五屆河南省創新創業大賽和兩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先進制造行業總決賽,新建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眾創空間、專業化眾創空間、星創天地等各類創新創業載體393家,其中國家級116家,孵化企業1萬家以上,涌現了清華激光、uu跑腿等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

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速

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圍繞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功能性新材料等6大關鍵領域啟動重大科技專項22項,突破產業關鍵核心技術60項﹔帶動項目總投入11.37億元。

高新技術產業不斷壯大。在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等高新技術領域,形成了明顯的技術和市場優勢,其中超硬材料佔全國市場的80%以上,高溫功能材料佔30%以上,新能源客車佔30%左右。2017年河南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近7000億元,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36.1%,其中鄭洛新三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41.5%,高於全省5.4個百分點,有效推動了全省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及產業結構調整。

高新區建設快速發展。推動高新區建成高新企業聚集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研發、成果轉化的基地,大力推動高新技術成果商品化、產業化,開展高新區“二次創業”工程。新建洛陽高端裝備制造、許昌電力電子裝備等8家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國家火炬產業基地。信陽、許昌高新區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全省國家級高新區總數達到7家。

創新環境不斷優化

深化科研體制機制改革。建立以知識價值為導向的科研人員薪酬分配政策,出台國家科技獎勵省級配套標准,開展科技計劃項目網絡評審,推行企業研發投入后補助,開展“科技貸”、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科創風險投資基金等科技金融業務,成立中國鄭州(創意產業)快速維權中心,設立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全社會研發投入突破550億元,同比增長13.6%,高於全國平均增速3個百分點。帶動銀行信貸支持我省中小企業662.81億元。全省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達到119243件、55407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02件,專利質押融資總額突破42億元,培育省級知識產權強企129家。9個省轄市獲批國家知識產權示范試點城市,數量居中部六省首位。

推進自創區科技創新。著力抓好自創區生物育種、通信技術、工業CT、超級電容等四大創新突破性項目,實現自創區核心區183項事項與省直部門聯通,推進自創區輻射區遴選布局工作,初步構建起“3+N”自創區空間發展布局。目前,自創區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全省1/3,技術合同交易額佔全省90%以上,國家級創新平台數量佔全省60%以上。

推進開放式創新。打造“一基地一中心”對外開放窗口,舉辦自創區國內國外推介會,推進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建設,開通技術市場工作網絡綜合服務平台,開展中國(鄭州)國際創新創業大會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等。全省引進或共建研發機構及技術轉移中心15家,新建國家聯合實驗室31家,新培育省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21家。全年技術合同交易額達到76.9億元,同比增長29.9%。

實施創新驅動的難點與瓶頸

●缺少重大產業鏈關鍵環節攻關能力,未能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創新產業集群。

●多元化、常態化投入機制還未建立,資金投入總量偏低,規模投資較小。

●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眾創空間等大眾創新平台少。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省科技創新發展中還存在創新主體不強、平台不多、人才不足、機制不活、環境不優等困難和問題,我們要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和擔當意識,下更大力氣解決這些問題。

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有待提高

創新型龍頭企業量少個小。以高新技術企業為例,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高新技術企業11萬余家,而我省隻有2270家,佔比不足全國的2%﹔研發能力弱,缺少重大產業鏈關鍵環節攻關能力,未能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創新產業集群﹔規模小,營業收入10億元以上的有110多家,百億元以上僅有4家,在科技部發布的164家獨角獸全名單中,我省未有一家入選。

企業自主創新活力不足。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是推動創新驅動體系建設的突破口。我省企業創新意識總體不強,創新活力普遍偏低。我省開展創新活動的企業佔比僅為37.6%,尚有62.4%的企業沒有創新活動,企業R&D(研究與發展)經費投入佔主營收入比重與國家標准相差4倍。

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目前我省還處在改進技術為主的創新階段,自主研發技術能力不足。以專利、知識產權發明數量為例,2016年我省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為1.87件,遠低於國家5.5件/萬人的標准。


来源:河南日報 阅读量:8570 |   收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