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云南:加速工业园区生态转型 推动绿色发展

经过多年的持续推动,云南省的工业园区总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区域和主战场。产业园区不但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济支撑,产业园区的生态化发展还可以推动形成生态文明的产业体系形态。

但必须看到,云南省的工业园区发展仍存在“小、粗、低、散、差、难“等问题和不足,生产方式粗放,多属原料型、粗加工型,附加值低、产业链短,GDP能耗明显高出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40%以上。

生态工业园区作为循环经济的一种重要形态,是依据循环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它仿照自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式,在各成员之间通过共生组达到副产物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废水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等来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园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丰富生态园区的内涵

通过园区内各单元间的副产品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废水的梯级利用以及基础设施的共享,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物排放的最小化。在工业园区内形成一个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网络,而不是单一的副产品或废物交换模式或网络。

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政策手段以及新技术(如信息共享、节水、能源利用、再循环和再使用、环境监测等)的推广采用,保证园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行促使企业、园区和整个社区的环境状况得到持续改善。拥有规范体系,允许园区成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并且鼓励园区成员适应整体的运行目标。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层次

从产业和空间开发利用来看,生态工业园中的耦合存在于三个层次: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和企业与区域之间。在企业内部,通过改变原料、完善生产工艺、加强管理、扩大规模实现内部耦合;在企业之间,延伸产业链,推行企业之间的耦合共生,进行充分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在区域层次上,与社会、农业体系相衔接,使工业、社会上产生的废物经过再生返回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物质的闭路循环。其中企业内部耦合是煤化工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基础,只有通过企业内部耦合,才能从源头上达到资源及能源的高效利用,减轻环境压力;通过企业间耦合,才能消除企业内部耦合和清洁生产难以消除的环境污染;通过园区与区域资源、环境的耦合,可以充分依托区域优势,从区域集中治理角度全面解决园区内部耦合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全面改善园区的环境质量。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步骤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大体上分为四步:确定核心企业。先优选出核心企业,即那些能源、资源和水消耗量较大,废物和副产品排放量大,对环境影响较大且带动和牵制其他企业发展的重点企业,它对生态工业园的企业耦合起着关键的作用。以煤化工园区为例,通过对煤化工园区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各类企业生产所需要的能源、资源和水的消耗量,以及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确定其中企业作为生态工业园的核心企业,该企业对园区内的其他企业的生产影响较大且带动和牵制其他的企业发展,对生态工业园的环境有很大的影响。

选择耦合企业。在优先选出核心企业之后,分析其工业代谢,以其副产品和废物为突破点,有针对性地引入耦合企业。在这里耦合企业是指把核心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原料的企业,耦合企业以核心企业产生的副产品和废物作为原料,从而实现产业链的延伸。耦合企业为非核心企业,但是随着生态产业链的不断发展,耦合企业和核心企业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大,耦合企业可能成为核心企业。引入的耦合企业作为构建企业耦合的一个重要节点,其生产规模应与其对接的企业相匹配,并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耦合企业在满足其他企业需求的前提下,应建立原材料多方供应渠道,满足生产,提高企业间耦合关系的稳定性。

在选出作为生态工业园的核心企业之后,分析企业的工业代谢,以其副产品和废物为突破点,有针对性地引入耦合企业。如煤的焦化可以得到焦炭、煤焦油、粗苯和焦炉气,为了对甲醇、苯、焦炭产品的下游产品进行延伸,对产生的粉煤灰、矿渣和废石膏等循环利用,可以选择冶金、化工、钢铁、新型建材、生物质能等企业作为耦合企业。


不同类型“耦合”的建立

还是以煤化工园区为例,坚持运用“产业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从产品耦合延伸到企业耦合,从企业耦合拓展到产业耦合。如焦炭主要用途有冶金、化肥和铸造生产用焦。焦炉气主要用途有:工业加热用燃料、城市煤气、合成氨的原料气。煤气化可以得到含COH2的合成气,合成气可以生产合成氨、甲醇、合成油、含氧化学品等多种化工产品或利用合成气燃烧进行发电(IGCC)以降低污染,实现绿色煤电。

上述过程中,利用煤化工产品如煤气化得到的合成气,与石化下游产品进行耦合,生产油品及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不仅有利于推动煤化工产业升级,形成有区域特色的“煤化工+石油化工”这—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业梯度,而且通过资源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形成企业间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可带动区域经济的产业升级与布局优化,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

建材、钢铁、机械加工产生的余热用于余热发电,电解铝、煤化工产生的热能与煤矸石回收用于火力发电,园区发电用于园区企业生产,形成循环经济链条。

电力能源产业重点发展煤矸石发电技术、干熄焦发电技术、烟气脱硫环保技术等,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节能及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与煤焦化融合发展,逐步扩大新能源生产,利用焦炉煤气甲烷化合成天然气并经低温液化分离生产清洁能源LNG(液化天然气),不仅能带动焦化和能源产业的技术进步,还能解决焦炉气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

通过上述耦合,实现煤钢耦合循环、煤化工与石油化工耦合、煤电铝一体化耦合、资源综合利用耦合,进一步提高产业聚集规模和产业关联度,延长上下游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业竞争力,真正实现“产品→企业→产业→产业链”的耦合,构建具有较强聚约发展能力的“煤—电—化—冶—建”一体化产业体系。


企业与区域的“耦合”

前面更多的是企业内部、产业链内部乃至园区内部的小循环,要实现区域的低碳循环绿色发展,必须建立整个区域的大循环。要依托园区发展,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个工业园区要相互配合,积极承担应有责任,立足自身园区定位,与区域内工业产品及工业代谢废物和副产品从产品到产业链建立耦合。

虽然可以通过以上的步骤建立生态工业园的企业耦合,但是只是初步形成了生态产业链的大致轮廓,由此构建的企业耦合必然会存在一些不足,如因企业数量过少而导致产业链过短且单一、缺少灵活性等,这些都直接影响企业耦合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对构建出来的产业链进行补充完善,如可建立生态工业孵化器实现。生态工业孵化器的主要服务功能,一是对耦合企业进行生态性评估;二是对企业间的耦合进行生态改造、延伸,为工业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提供技术支持。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大力推进产业园区的生态化。自200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设立第一批13个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以来,不少地方提出建立生态型产业园区,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并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企业、生态工业和新型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绿色制造基地。显然,在绿色发展视角下,建设“生产发展、生活舒适、生态良好”的生态型园区,促进产业的生态化和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将是今后工业园区发展的大趋势。


立足定有所居做实易地搬迁

在距兰坪县通甸镇不到2公里的易门箐易地扶贫搬迁示范点,蓝瓦白墙的建筑整齐排列,外墙上简单勾勒着具有普米族特色的彩绘装饰,古色古香的原木大门和窗花显得颇有民族风情。在怒江州1.4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由珠海市负责的兰坪县易门箐易地扶贫搬迁示范点、泸水市维拉坝易地扶贫搬迁示范点、贡山县腊咱易地扶贫搬迁示范点、福贡县达普洛就地改造点已经全面动工,且部分已完成建设并入住,1000余户3000余名怒江人将从世代居住的高山峡谷里搬迁到适宜生存和发展的便利区域。

2016年起,珠海市对怒江州4县(市)每年各帮扶1000万元,主要用于解决贫困户的住房问题。2017年的扶贫搬迁工作,在克服了易地搬迁政策调整、贫困人口动态识别和各种主客观因素带来的影响,特别是珠海建安集团20178月进驻以后,珠海负责的3个易地扶贫搬迁示范点建设步入正轨。

目前,3个示范点已全面动工,其中兰坪县易门箐示范点已完成入住51户,另有155户将于上半年交付使用;贡山县腊咱村示范点正在进行基础施工;珠海援助的重点泸水市维拉坝示范点一期240户今年年中将陆续交付使用,为该示范点配套、由珠海格力集团出资5000多万元建设的泸水市格力小学和格力幼儿园进展顺利,将于今年九月开学。此外,福贡县达普洛示范点按照危房改造方式解决安全住房问题,总户数为390户,已完成200余户。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阅读量:8633 |   收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