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绿色建筑如何借力绿色金融?

绿色建筑已经越来越成为绿色金融投资的一片蓝海,只要具备项目识别能力,具备针对项目开展绿色金融方案的设计能力,绿色金融就会持续获利。

青山绿水、碧海蓝天、鸟语花香……将这些关于美好环境的想象幻化成真,需要社会制度安排、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改革创新和结构调整等综合手段的相互借重。在现代语境下,一些早已为人熟知的词汇将这些手段具体化,比如生态恢复、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等等。如今,绿色金融作为另一种重要手段粉墨登场,它本身并不能直接减少污染,却能给予环保项目巨大支持,引导社会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根据世界银行最近发布的一项预测:到2030年前,若要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70%的潜力在建筑方面。作为占中国能源消耗1/5的能源消耗大户,建筑行业如何借力绿色金融,实现“绿化”?《环球》杂志记者就此对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蓝虹进行了专访。

绿色金融支持的重要领域

《环球》杂志:从节能减排的角度看,绿色建筑是否将成为绿色金融的重点支持领域?

蓝虹:建筑业是能源消耗大户,2015年中国建筑能耗达8.57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耗的20%,因此要实现减排目标,需依靠建筑行业的绿色化。

绿色金融的各个指引,均将绿色建筑纳入其支持范围。

央行于2015年12月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已将绿色建筑包含进去;银监会2015年《能效信贷指引》也将建筑节能纳入绿色信贷重点支持的范围;2015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绿色债券发行指引》明确将绿色建筑发展列为重点支持项目。应该说,绿色建筑已成为我国绿色金融的重点支持领域。

《环球》杂志:中国对绿色建筑的评判是否已有明确且统一的标准?中国已有哪些标准,可作为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依据?

蓝虹:央行于2015年12月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对新建绿色建筑进行了定义,即新建符合以下标准的建筑:1.新建工业建筑:达到《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GB/T50878-2013)二星级及以上标准;2.新建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二星级及以上标准。

目前,我国在绿色金融支持的产业和领域方面,主要依据人民银行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原银监会《能效信贷指引》以及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绿色债券发行指引》。但因为不断有新的绿色产业出现,而且绿色金融发展情况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很多银行和绿色金融创新示范区也在这三大标准基础上制定自己的标准。另外,一些国际标准也在使用,例如赤道原则等。所以,目前整合出全国一致的绿色金融标准非常重要。

绿色金融支持之道

《环球》杂志:你认为绿色金融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支持绿色建筑发展?

蓝虹:绿色金融技术可以解决绿色建筑行业融资中存在的两个基本难题:一是融资风险较高,二是期限错配。绿色金融通过对绿色建筑项目实施绿色认证,降低项目的准入风险。同时建立风险分担机制,比如专注绿色建筑行业的政府性担保公司、风险补偿基金等,实施绿色风险分担,鼓励金融机构在初期对绿色建筑行业了解不充分时积极进入该行业。

解决期限错配难题,需要绿色信贷与多种绿色融资工具相配合,综合运用其他融资工具,设计出与绿色建筑项目的运作周期相匹配的融资方案。

绿色建筑项目往往前期一次性投资大,需要采购许多新型的节能环保设备,应用许多行业新技术,这时针对新设备和新技术的绿色保险产品就至关重要,同时对技术专利质押品、设备租赁标的等交易结构进行创新,更好地适应绿色建筑行业的需求。

《环球》杂志: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等将如何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各自具备怎样的优势?中国在利用这些金融手段支持绿色建筑发展方面还存在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蓝虹:针对绿色建筑产业链,绿色信贷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对投资商提供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对设备提供商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对改造商提供流动资金支持等;绿色债券要求融资主体具备一定的信用等级,融资规模较大,期限较银行信贷长,资金成本更加公允,适合有中长期投资资金需求的企业;绿色股票融资不需要还本,可以充实企业股本,提升企业负债融资能力,适合盈利能力强、成长快的企业。

各种绿色金融手段各有优势,可以满足不同的融资需求,但所有绿色金融工具都面临一个共性难题,就是绿色认证问题,尤其是拟投项目的绿色认证问题,这是绿色融资的前提。我们急需建立绿色项目和绿色资金高效充分对接的综合服务平台,提供绿色金融风险分担、项目绿色认证、项目信息披露、融资方案设计等专业服务。

《环球》杂志:如果绿色建筑的融资需求能够得到绿色金融的充分支持,那么绿色金融将对绿色建筑带来怎样的改变?是否有助于绿色建筑行业的结构调整?

蓝虹:绿色金融的支持可以打破那些资金密集型细分领域发展的瓶颈,有利于培育新的行业增长点。根据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细分领域发展不足,比如储能和装配式建筑。

绿色金融的支持,首先能够带动储能和清洁供暖技术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应用,这一细分领域可以大大降低绿色建筑的能耗成本。在北方地区,冬季清洁供暖成为治理雾霾的撒手锏,为了推动供暖的清洁化改造,前期靠财政补贴推动,但是财政补贴很难持续,必须依靠绿色金融与清洁供暖技术的融合,帮助更低成本的清洁供暖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其次是装配式建筑行业,资金助推加速推广,形成规模效应,可以进一步降低装配式建筑的相对成本,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三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在货币调控和去杠杆的背景下,绿色金融为城市开发商的融资提供了一种创新替代方案。尤其是随着房地产领域可持续观念和绿色建筑需求的不断提升,原有的城市开发商进行绿色融资的门槛,事实上已逐步形成一种市场规范。比如《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要求申请项目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二星级以上要求,以及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绿色债券的环境效益等,绿色建筑的普及和绿色金融的发展将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打破“高风险低回报”偏见

《环球》杂志:有部分人认为,绿色建筑成本大投资风险高回报小,事实是否真是如此?如果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会否导致绿色金融对绿色建筑支持的积极性削弱?

蓝虹:绿色建筑投资风险高回报小的看法并不完全对,这种观点只看到了绿色建筑需要增加投资成本的这一点劣势,而没有看到新增绿色投资后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目前绿色建筑的投资基本上可以分为几类:一是新建建筑。新建的绿色建筑符合建筑标准,符合市场趋势,反而降低了投资风险。二是存量公共建筑的绿色化改造。对于存量公共建筑,比如医院、高档酒店、商业综合体、写字楼等对绿色品质要求高的优质客户,其投资回报并不低。三是存量居民建筑的绿色化改造。对于存量居民建筑,由于所有权分散,谈判和交易成本的确巨大,但运用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手段,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回报也很乐观。比如分布式光伏、节能空调、清洁供暖等,这些针对居民建筑绿色化改造的市场,培育了多个成熟的行业。

总之,绿色建筑已经越来越成为绿色金融投资的一片蓝海,只要具备项目识别能力,具备针对项目开展绿色金融方案的设计能力,绿色金融就会持续获利。

《环球》杂志:如何降低对绿色建筑产业,尤其是一些比较新的绿色建筑项目的风险嫌恶,使民间资本更愿意参与到绿色建筑产业中?如何解决绿色建筑产业中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蓝虹:关于民间投资对绿色建筑行业的积极性不足问题,既有宏观原因,也有行业原因。宏观上看,最近两年民间投资在几乎所有领域都呈现出投资增速下滑的趋势,这一现象跟民营资本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密切相关,与金融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都有关。

风险是中性的,绿色建筑项目有高风险也有低风险,与其他行业一样。民间投资寻找风险度匹配的项目,是合理的市场行为。由于绿色建筑行业相对新,行业信息不充分,民间资本受限于成本约束,对行业的研究和调查不足,造成信息不对称而出现投资不足,是有可能的,但不代表这个行业的风险高、溢价低,恰恰相反,说明这个行业竞争小、风险低、溢价高。

绿色建筑行业可以带动许多产业链的发展,为民间资本提供广阔的机遇,包括建筑材料革新、建筑智慧化改造、节能环保设备制造等,都适合民营资本进入,发挥创新活力,提升整个行业水平。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以装配式建筑行业为例,装配式建筑速度快、环保、低成本,代表未来建筑的趋势,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都在竞相进入,不存在所谓的风险歧视。

看好国际合作前景

《环球》杂志:在绿色建筑产业发展中是否有望引入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这方面你有何建议?

蓝虹:我国绿色建筑产业发展需要整合国内外的技术、资金和人才,才能获得长久发展。国际合作有三个方向:一是与多边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等合作,获得资金和项目管理方面的经验;二是与建筑节能发展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合作,获得技术和商业模式方面的经验。比如引进丹麦的供暖技术,学习美国的绿色建筑认证模式等;三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不断实践绿色建筑理念,提升“一带一路”的绿色化水平。

《环球》杂志:欧美等绿色金融起步较早、发展较好的国家,在绿色建筑的支持方面,有什么可借鉴的经验吗?可否举例说明?

蓝虹:有的。例如,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根据德国建筑节能标准开发出企业自己的信贷支持标准,对建筑节能改造贷款实行低息。美国对购买绿色建筑的个人实行退税政策。例如,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设立鼓励发展绿色建筑的“碳综合税制”,该税制旨在用绿色建筑基金奖励高效能的绿色建筑,以此形成激励私人部门发展绿色建筑的机制,弥补以前的不足,而对已有建筑也提出效能检查和信息公开要求。

上述发达国家对绿色建筑、低能耗建筑开发的资金支持大都通过金融机构实行,通过银行支付系统可确保资金投向;支持的项目都有明确的技术评判标准;通过优惠贷款而不是事后补贴方式满足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发达国家已形成以市场化融资为主导的金融支持模式,绿色建筑及低能耗建筑发展得到了可靠的资金保障,发展迅速,值得我们借鉴。


来源:能源世界 阅读量:8686 |   收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