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全国碳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

我国正致力于将排放的负外部效应内部成本化,以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武汉市双碳产业研究院秘书长齐睿指出,碳市场迎来利好,碳价持续走高。CCER市场重启后,交易量整体活跃,同时铝冶炼和水泥行业碳排放核算核查工作陆续展开,释放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配额需求增长信号,碳市场热度整体增加。

今年年初,《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发布,首次以行政法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提供了详细指南。生态环境部随后公开征求意见,碳市场扩围进度加快。尽管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已于去年底结束,但碳价依然呈整体上涨态势。

齐睿认为,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已初步形成。短期内碳价走高可能会增加重点控排企业成本压力,但从长远看,稳定的上涨预期将促进企业开展减排工作,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多位专家表示,碳市场形成的碳价,为开展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等气候领域投融资、碳资产管理等活动形成了基准价格参考,同时也将推动相关行业加大减污降碳项目投入和科研创新力度,促进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低碳化。

此外,9家重点控排企业自愿注销6万余吨碳市场配额,为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碳中和成绩单增添了亮眼的一笔。碳市场配额涉及企业真金白银,以自愿注销碳市场配额方式精准实现赛事期间碳抵消,是碳市场建设带来的积极成果之一。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董事长陈志祥介绍,作为全国碳市场“碳资产大脑”与“碳交易枢纽”,该机构从系统建设、市场运行、履约保障措施等方面帮助重点控排企业提升碳市场参与能力。在此基础上推出的碳配额自愿注销机制,既回应了企业在绿色低碳转型下主动作为的意愿,也为推进大型活动碳中和常态化发挥了示范作用。

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发电行业率先启动,目前已顺利完成两个履约周期,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与数据质量是碳市场运行的重要前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形成包括全国碳市场信息网、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和交易机构在内的“一网、两机构、三平台”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对配额登记、发放、清缴、交易等相关活动进行精细化管理;建成并稳定运行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管理平台三大基础设施,实现了全业务管理环节在线化、全流程数据集中化、综合决策科学化。在碳排放核算和管理能力方面,建立了碳排放数据质量常态化长效监管机制,实施“国家-省-市”三级联审,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化技术智能预警,将数据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

在稳步推进碳市场扩容方面,我国正紧锣密鼓地展开各项措施以进一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我国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发电、钢铁、建材、有色、石化等重点行业,占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75%左右。这些行业工业化程度高,具备一定人才、技术与管理基础,更容易实现对碳排放的量化控制管理,并影响含碳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与展望(2024)》提出,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是完善碳市场机制设计、提高碳市场影响力的主要途径。从国外较为成熟的碳市场发展经验看,不同行业类别已被纳入,交易产品类型也在不断丰富。当前,全国碳市场已建立起全流程制度管理体系,纳入新的交易主体时机已基本成熟。即将施行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对确定行业覆盖范围和重点排放单位相关工作程序进行了明确。每年在全国范围内对重点行业组织开展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工作,电力以外的其他重点行业虽然尚未被纳入配额管控,但其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工作已有序开展。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碳排放控制和管理对于政府部门、行业乃至重点排放单位而言都是新生事物。扩围工作要把握好节奏力度,科学合理确定不同行业的纳入时间,分阶段、有步骤地积极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碳排放重点行业,从而构建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同时,将坚持“成熟一个、纳入一个”原则,充分借鉴运用好已有的碳排放管理制度和经验,使这些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在纳入碳市场后,既能够满足碳市场的管理要求,确保碳市场健康发展,也能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来源:国际能源网综合报道 阅读量:1582 |   收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