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进步的每个阶段都有一张代表性的标签:19世纪是煤炭和蒸汽机,20世纪是石油和电力。今天,最具时代标志性的新事物则是大数据。正是由于海量数据的喂养,“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时代正迎来新的发展节点。
传统的气象服务行业也不例外。在行业人士看来,未来气象行业的竞争,不仅仅是“雷达”等传统气象监测的竞争,更是依赖海量气象数据的AI竞争,而从墨迹天气的壮大轨迹中,也不难发现 “AI石油”大数据的基础性作用。
数据成AI时代气象服务业“石油” 三大数据来源支撑墨迹天气强精准预测
对于气象服务行业来说,要想要实现精准的短时预报,数据是实现目标的 “石油”。以目前全球最大的天气服务类软件墨迹天气为例,凭借独创的天气大数据及AI相关技术,墨迹天气可以提供精准到方圆500米以内、未来2小时的分钟级预报。相比于传统的预测准确率30%左右,短时预报的准确性普遍在80%以上。
之所以能在短时预报以及精准度上引领行业,数据基础极为关键。墨迹天气已成为全球专业气象机构的重要合作方,以气象数据为例,除了来自中国国家气象局外,还包括美国气象局的GFS、欧洲气象局的EC等诸多机构,仅每天的数据量就高达500G。
其实,除了全球范围内专业气象机构外,墨迹天气还有其它两大数据来源:一个是通过“众包模式”,利用独有的用户实时照片分享搭建用户地理位置UGC平台,每天会收到数十万用户的实况天气报告,每天仅用户实时发布的数据就有400GB;再者是借助具有传感器的智能终端进行采集,比如墨迹天气与魅族、华为、通用汽车等手机、智能硬件、汽车等的合作,每天大约有8000万左右的数据。
即从数据体量来看,现在的墨迹天气更像是一个天气大数据平台。一份公开数据显示,在数据收集和处理方面,墨迹天气拥有的用户数量级每天融合后的数据达百亿级,总数据量更是已经达到数千TB。有了海量的基础数据,墨迹天气能提供准确率在80%以上的高精准度短时预报也就不难理解。
“众包数据”引领行业:超5亿用户成最大优势
数据显示,墨迹天气支持196个国家、70多万个城市及地区的生活类天气查询,截至目前,已拥有超过5亿用户,5000万日活、1亿月活,天气日查询次数过亿。
在墨迹天气看来,由于国土面积巨大,但拥有众多人口,在气象部门的观测站分布有限的情况下,只要有更多的人可以成为活动监测站,就可以加大天气观测的密度,达到更精准的天气预报。
为了能有效挖掘超5亿用户“金矿”,墨迹天气创造性地推出“众包数据”模式,作为传统气象官方数据的重要补充。早在2012年,墨迹天气就搭建时景社区,为用户提供气象信息的实时分享互动平台,据了解,在这一众包平台上,墨迹天气每天会收到数十万用户的实况天气报告,总气象图片资源达亿级。
超5亿用户,5000万日活用户,墨迹天气用户粘性之大可见一斑,这也成为墨迹天气未来在商业化探索上的重要基石。除此之外,用户每天实时上传的海量天气数据,也为墨迹天气提供更精准的天气预报起到了重要辅助作用,而更精准的天气数据也成为墨迹天气向B端客户提供专业的业务拓展、品牌内容营销等建议的重要支撑。
业内分析指出,对于众包数据的应用和利用是气象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墨迹天气的庞大用户群体就成为最大优势之一。在丰富的气象和出行数据以及每天十万级别的用户气象反馈数据基础上,墨迹天气将传统数据模式系统+深度机器学习相结合,已经成为引领大数据时代气象服务行业发展的权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