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柱三:完善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
在七部委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关于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方面,也提出很多不断完善绿色信贷激励约束的措施。如通过再贷款、建立专业化担保机制、绿色信贷支持项目财政贴息支持、绿色信贷纳入宏观审慎评估框架等措施支持绿色信贷发展。可见在国家绿色金融顶层设计上,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约束激励机制对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性。同样,商业银行若是想在绿色金融业务上有所突破、有所作为,优化资源配套、加强激励约束机制建设也必不可少。
商业银行可以考虑从考核评价、资源配置、差异化授权等方面建立绿色金融业务约束激励机制。在考核评价方面,商业银行在综合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中,设立绿色信贷考核评价指标,定期对相关条线、分支机构开展考评工作,绿色信贷考核评价指标和考评结果定期在银行内部公布,并给予优秀分行、支行相应费用或绩效奖励;在资源配置方面,根据每年的市场情况,商业银行可以给予绿色信贷差异化的信贷规模、差异化的风险资产,以及差异化的经济资本配置政策等;在财务和人力资源方面,可以给予绿色信贷业务专项的绩效奖励、营销费用配置以及专门的人力资源编制等;在差异化授权方面,可以考虑给予绿色金融业务差异化授权安排或是提供绿色审批通道,优先审批。这样商业银行的各地分行可以根据自己当地的情况,选择主流的绿色金融客户进行拓展。
支柱四:创新绿色产品和服务
目前的绿色金融市场上,各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上非常活跃。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需要从企业金融客户和零售客户两个维度来开发设计绿色金融产品。
对于企业金融客户而言,商业银行可以采用传统信贷产品以及非信贷产品的综合运用来满足客户的绿色金融融资需求。商业银行根据节能环保企业的常规性的金融需求,整合现有的传统信贷产品(如流贷、项目融资等)或非信贷产品(比如发债、租赁、信托等),为节能环保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近来,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企业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2015年10月,农业银行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发行首单等值10亿美元绿色债券,2016年初,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在银行间市场首批发行绿色金融债券,中国已成为绿色债券发展最为迅猛的市场。
同时,可根据节能环保特殊的客户群体和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如为专门的节能服务商或环境服务商开发专项的合同能源管理融资和合同环境服务融资产品;针对碳市场和排污权等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发碳金融、排污权综合金融服务产品等。
对于个人客户而言,绿色金融引领个人绿色消费。商业银行可以针对个人开发绿色消费贷、绿色按揭贷、低碳信用卡、绿色理财产品等产品。2010年兴业银行联合北京环境交易所在京推出国内首张低碳主题信用卡,2016年兴业银行又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投资绿色环保项目和绿色债券的绿色理财产品,目前已经发行100多亿元。
支柱五:加强专业能力和跨界队伍建设
银监会下发的《绿色信贷指引》明确要求“银行机构应加强绿色信贷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绿色信贷标识和统计制度,完善相关信贷管理系统,加强绿色信贷培训,培养和引进相关专业人才。”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银行业人才结构中,熟悉绿色金融政策和产品设计运营的绿色金融专业人才、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估人才还非常缺乏。
这就要求银行机构要不断加强绿色金融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具备绿色金融专业素养的队伍,开展针对企业或项目的绿色金融服务、环境与社会风审查、绿色金融认证等,为绿色金融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支持保障。笔者认为,现阶段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尝试解决:
一是借助外力。银行机构可加强对外交流,加大与行业专家或第三方机构的合作,借助外力完成绿色金融业务开展所需要的战略规划、能力建设、环境评估等工作,不断提高绿色金融业务发展能力。
二是引入外部人才持续加强内部培训。银行在现有金融、法律、会计、经济等专业背景人士的基础上,引入环境、能效、化工、能源等专业背景人才加入绿色金融团队,同时加大对银行从业人员节能环保知识的培训,让银行从业人员尽快熟悉节能环保政策理论,具备初步的绿色领域相关知识储备。
近年来,国家节能减排事业的大力发展以及绿色经济的兴起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而低碳、循环、生态经济的发展也蕴含着巨大的金融服务需求,需要更多金融机构的介入。根据国内有关估算,2015年-2020年,中国绿色投资需求大概每年2.9万亿元,而10%-15%需要政府财政资金支持,85%-90%需要市场化的绿色金融来支持。
相信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更多金融机构将顺应绿色经济发展趋势和潮流,逐步接受绿色金融发展理念,抓住传统产业节能减排升级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兴起的机遇,建立绿色金融中长期的发展战略,持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加大对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的支持力度,建立并不断完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政策,提高自身的环境和社会服务水平,为“美丽中国”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