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今春,我国一些省份天然气供应紧张,个别地区甚至无奈“断气”,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备受全社会关注。今年,萧萧秋风送寒意,天然气冬季保供形势依旧严峻,各地政府和企业应缜密地进行形势预判和供需分析,建立充足的政策储备,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做到胸中有数、心中不慌。
日前,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建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召开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推进会议,在总结去年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将扩大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范围。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在原“2+26”城市基础上,将张家口市、汾渭平原城市纳入评审范围。进入这份名单,上述城市将获得中央财政支持,试点用清洁供暖方式替代散烧煤供暖,并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减少北方冬季供暖季的雾霾困扰,也意味着这些城市很有可能会成为今年天然气冬季保供战役的前沿阵地。
众所周知,污染防治是三大攻坚战之一。十九大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也指出,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而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本质上是服务于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环节。从去年实施情况看,财政部数据显示,12个试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3%,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57%,治理效果显著。与此同时,各试点城市高度重视清洁取暖工作,完善采暖设备购置补助、电价、气价等清洁取暖项目建设运营补贴、价格、金融政策等,形成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做法。
今年,形势依旧严峻。从供需上看,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等部门发布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18》称,2018年,中国天然气预计表观消费量在2710亿立方米左右(不含向港、澳供气),同比增13.5%。还有预测称,今年天然气供需之间的缺口在240亿立方米左右。如何避免重演去年“气荒”,成为相关部门和企业必须全力应对的当务之急。
从基调上看,国务院日前公布了《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天然气产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对于民众关心的民生用气和“煤改气”问题,这一意见要求有序施策,保障民生,要充分利用天然气等各种清洁能源,多渠道、多途径推进煤炭替代。“煤改气”要坚持“以气定改”、循序渐进,保障重点区域、领域用气需求。落实各方责任,强化监管问责,确保民生用气稳定供应。
结合去年的经验和教训,今年各地要统筹考虑市场供需的实际因素和基层执行的清洁取暖措施,避免因措施失当、执行不力等,增加供需矛盾,人为造成天然气供应缺口。对地方而言,前期工作要缜密扎实,避免疏漏,不让类似供暖期清洁取暖设备还未安装完工但煤炉已被收走而煤炭也难以买到的一幕重演,同样不能因政绩冲动而头脑发热,在“煤改气”等具体工作中要求真务实、稳扎稳打,严防“一刀切”,避免“一哄而上”,尽量减少对居民生活和经济产生冲击。从行动上说,合理实施农村清洁取暖,因地制宜发展工业余热和可再生能源供热,大力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都是今年天然气供应保卫战的辅助战术,而分解落实任务,分级调度、统筹推进清洁取暖改造工作,同时建立和完善项目监督、质量控制、运营管理等一系列保障机制,也是地方父母官们的应尽之责。
同时,围绕今年冬季天然气供需问题,还要关注可能造成的物价上涨等民生问题。就经济层面来看,供气紧张势必引发尿素、甲醇等工业品价格大幅上涨,会加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生产负担,最终会传导到消费端。居民生活和经济运行成本的提高,势必对改革和政策的实施形成阻力。
从更深层次来讲,在能源体系由高耗能转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进行的改革,必须要综合考虑多种经济社会成本因素,充分考虑改革举措带来的外溢效应。正因如此我们要因地制宜,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稳健而高效地推进改革。总之,对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而言,在面临冬季供暖大考之际,应事先做好形势预判、市场分析和政策储备,做到胸有成竹,给人民交上满意答卷。